活动回顾|在春天,在诗里——诗歌沙龙暨《彩色的诗歌教室》阅读会

3月18日上午,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全人教育奖”提名奖得主周其星老师,三水区实验小学校长、广东省特级教师邓妙珊老师,佛山市作家协会会员、三水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陈思沛老师和《彩色的诗歌教室》编辑姚湘竹、杨博老师一起作客三水区图书馆,在春意渐盛的日子里,与家长、孩子一同聊聊春天、聊聊教育、聊聊诗......
童年是孕育一切的可能,是将来能开出无数未来的希望种子。年少时,我们何曾想过咱们在作业本上记录下的那些童稚青涩的文字也能印刷出版,成为触动另一个灵魂的神奇魔法?
何曾想过“诗人”这个二字会悄悄蹦进自我介绍当中,成为新的身份?但在《彩色的诗歌教室》里,孩子们实现了!当小诗人们捧着自己的作品认真朗读,当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书中,嘴角的笑意可是不由地在脸上绽开了。
童年,是多令人欣羡的时光,邓妙珊校长表示道:也许孩童的文字还稍显稚嫩,但这种语言才是童诗令人不断回味的宝贵之处。
孩童的眼光是独特的,感受是敏锐的。当陈思沛老师带着诗歌班的孩子在校园里找春天时,木棉悄然在枝头等候。“一朵春天”跃然纸上,多么灵动的文字!便在这不经意间落在了孩子们的诗歌本里。童言童语的灵妙着实让我们惊叹。
一群爱诗的人,相遇了,便有了《彩色的诗歌教室》书系。
一个老师的受众面是有限的,如何让孩子们打破地域和教育资源的限制,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优质的诗歌教育、拥有一间彩色的诗歌教室?书系总编姚湘竹老师便萌生了联合周其星老师等一批优秀教师把诗歌教学资源汇编成册的想法。诗歌并非遥不可及,家长和老师可以依据书中的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去感受生活万物、进行创作,渐渐地,诗歌也有味儿了!
诗为心声,就应该被这个春天听见!
尽情读诗,读出那一刹那的情不自禁、读出诗人笔端的那头的奇思妙想、读出春天本应该的模样。台下的家长带着孩子们撷取墙上的诗歌,轻轻握着孩子的小手,扫过那一个个灵动的字符,轻声读着。
春天来了,希望每位家长、孩子都可以在心田上种一颗诗歌的种子,让那蔓延的绿意填满心窗,在春天、在诗里,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用读诗的方式,将春天的记忆留住,在诗中,看见世界和自己!
热门文章
- 最新公告
- 热点新闻